概述
在應對自然火災災害的過程中,雖然我們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以防治為主,治理與避讓為輔的原則,及早行動,制定相應措施,具體落實責任,積極夯實自然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以治理和防范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和信息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對自然火災災害進行實時的監控和監測,以實現將自然火災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較低限度。

注:ArcGIS是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平臺
森林火災具有突發性、隨機性、短時間內能造成巨大損失。因此一旦有火警發生,就必須以極快的速度采取撲救措施,撲救是否及時,決策是否得當,重要的就是取決于對林火行為的發現是否及時,分析是否準確合理。傳統的火災報警系統一般基于紅外傳感器和煙霧傳感器,也就是探測火災發生時生成的煙、溫度和光等參量,經信號處理、比較、判斷后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普通的典型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無法迅速采集火災發出的煙溫變化信息,所以難以滿足早期探測并預報火災的要求。盡管當今世界的科學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但是,人類在制服森林火災上,卻依然尚未取得長足的進展。
潤星公司憑借自身的激光照明和紅外熱成像等夜視技術,結合圖像采集、網絡傳輸及顯示系統,開發出了可晝夜連續監控的森林防火智能分析系統。該系統以數字化、網絡化視頻監控為基礎,與一般的網絡化視頻監控相比,它是一種較高端的智能化應用。森林防火智能分析系統能夠實現無人值守不間斷工作,自動對視頻圖像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及時發現監控區域內的異常煙霧和火災苗頭,以快、佳的方式進行火災告警和火勢分析;能有效的協助消防人員處理火災危機,并大限度的降低誤報和漏報現象;同時還可查看現場實時圖像,根據直觀的畫面直接指揮調度救火。
系統構成
森林防火智能分析系統由前端設備和后端視頻管理系統構成。前端設備由紅外熱成像儀+可見光攝像機+高精度智能云臺+網絡傳輸設備組成,主要負責圖像的采集、分析和報警檢測。后端視頻管理系統由中心服務器+錄像存儲服務器+GIS管理服務器+報警聯動服務器+流媒體轉發服務器+應急指揮服務器+智能電源及故障管理服務器+客戶端監控軟件組成,主要負責設備管理、用戶管理、視頻監控錄像、流媒體轉發、火情確認及分析、火源定位、GIS地圖標注等功能。
一般情況下,前端設備以巡航或定點監控的方式進行火情探測。一旦發現火情,設備會馬上停止巡航,對火源進行鎖定,并將火源自動居中放大,同時向后端視頻管理系統發送報警信息。視頻管理系統接收到報警后,觸發聲光報警器,提醒值班人員有疑似火情發生,然后值班人員進行火情確認,如果是誤報,則解除報警,前端設備按照設定的規則繼續監視,如果是火情,則向巡邏人員下達指揮命令,同時啟動報警錄像,并通過短信報警模塊將報警信息及時通知給相關人員。
系統特點
林火自動識別報警
火點精確定位
設備高寒保護
設備防盜系統
地理信息查詢
短信發布林火信息
平臺軟件功能特點
森林防火視頻管理系統以前端監控設備和視頻編碼器為基礎,采用C/S架構,通過交互區內的網絡傳輸鏈路,將數據及信息發送到服務區內的各種服務器。業務區內的客戶端對監控業務進行管理和處理。
(1)森林防火的行業特性決定了前端設備安裝位置的特殊性,布線不方便導致設備的供電需要依賴太陽能或風光互補。智能電源及故障管理服務器對供電設備定時巡檢,實時顯示設備工作狀態;當設備出現故障時,及時告知用戶并給出解決方案。
(2)GIS地圖的管理及基本操作、設備安裝點的管理和配置、火源位置的確認及顯示、火災蔓延趨勢的分析,滅火資源管理、地圖圖層管理、地圖標繪、佳撲火路徑、災損評估、云臺控制、設備定位及地圖定位等功能,并配合應急指揮服務器完成火災的撲救指揮等。
(3)監控區域發生火災時,根據設定的預案啟動報警聯動,在管理中心聯動聲光報警提醒值班人員注意查看、及時處理險情。值班人員確認后,將產生的報警信息通過短信或彩信的方式發送到指定的手機號上面,及時告知管理人員,方便管理人員第一時間組織撲救力量。
(4)結合GIS管理服務器、天氣條件及歷史數據,對產生火災險情的區域進行分析和判斷,實時顯示火災的蔓延方向,判斷出有效的撲救路徑。
(5)系統實現了對監控區域的實時視頻監控,在監控中心的顯示終端上能夠顯示前端實時場景。后臺管理采用C/S架構,一臺計算機作為監控中心服務器,多臺客戶端軟件。報警事件的關聯畫面顯示使監控人員能夠輕松地完成整個系統的監視。